大年聊古琴-87
现在普遍认为琴徽在秦汉时期才逐渐出现,我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。这种看法的由来,是因见存最早记载琴徽的文献是魏晋时期嵇康的《琴赋》。其中记载了“徽以钟山之玉”的说法,人们遂由此而断定琴徽的出现应在秦汉时期。我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。
我们可以试想一下,如果琴徽此时才出现,那么在秦汉之前古琴就只能弹奏散音了。因为如果没有徽的话,泛音和按音就无法大量使用。我们很难想象在只能弹奏散音的情况下,诗经三百零五篇,孔子皆弦歌之。也很难想象师旷在古吹台弹奏古琴时天地为之变色,玄鹤为之来集。当然,天地变色、玄鹤来集是对师旷高超演奏技艺的一种夸张比喻。可话说回来了,难道这种美听的音乐只是用散音就能够表现出来的吗?我们在魏晋之前的文献中没有发现对琴徽的明确记载,并不能说明魏晋之前就没有琴徽。因为如果琴没有徽而不能演奏泛音和按音的话,想来它早就被瑟或者有支码类散音乐器所替代,而不能流传下来了。所以我认为琴在最初就有徽或者有一种标记,就是按照可以演奏散音、按音和泛音的无支码类乐器设计而成的。
当然了,以上所讲的这些纯粹是推理所致,权作为个人的一种猜测,姑且在此提出,待有更加详实的资料后再作研究。
最后提醒一句,记得练琴。今天就到这里吧。关注我,我把古琴知识分享给您。咱们明天见。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