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,《装饰》入选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”,作为优秀期刊之一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出。
一本刊物,折射着一个时代。创于1958年《装饰》杂志,在六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,始终紧随时代,将各个时期的设计面貌鲜活地呈现出来。
今年,我们特别在微信公众平台上“重温经典”,回顾以往刊载于《装饰》上的旧文,与读者一同回眸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。
今天重温的是,张道一1998年的旧文《中华传统艺术论》。
张道一
编者按:张道一教授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研究的著名学者,在民间工艺美术、工艺美术及艺术学研究诸方面都具有令人瞩目的成就。本文节选自作者1998年在台湾“传统艺术研讨会”上的学术报告,报告就传统是民族文化赖以发展的动力、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传统两部分生动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、特征和类别,并提出对待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,强调应将长期被忽略的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提高到合理的位置。这篇文章也是《装饰》杂志刊发的众多论述“传统与现代”主题文章的代表作。
传统是民族文化赖以发展的动力
我们所指的文化传统,应该是健康的,积极的,向上的。也就是优秀的传统。值得中华民族继续发扬的传统。当然,这是很难界定并作出具体标准的,只能遇到问题具体分析。
什么是“传统”呢?“传”即传布和流传,“统”即一脉相承的系统。总的说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、道德、人伦、风俗、艺术、制度等,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。我们通常所指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,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,都与此有关。一般地说,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,但在时代的演进上不可能将以前的文化完全更换,与过去无缘,必然是有所选择,有所取舍,逐渐地除旧布新,除非是处在激烈的变革时期,文化的变化会更大一些,甚至传统遭到破坏。所以说我们应该尊重历史,不能割断历史。在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上,务必要冷静和审慎,不能头脑发热,草率地肯定或否定。
站在历史的高度,传统便是一种文化的积淀。一个有着优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,其文明的程度也会高;相反,就像贫穷的家庭没有家底一样,什么都会显得单薄。做人也是如此,知识博大,学问精深,品格高尚,谦虚和蔼,处世豁达,必然德高望重,受到人们的尊敬。因为文化是积累起来的,也就形成了经验,做学问、做事乃至治理国家没有经验是不行的。唐太宗是个开明并有所作为的皇帝,他说过:“人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见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。”[1]如果没有经验,又何以借鉴呢?借鉴的道理,就是从别人身上照见自己,从过去照见现在,使自己聪明起来,使现在更好。由此我们联系到文化的传统,有与无大不一样,多与少大不一样。当然,会不会“用”传统,更是大不一样。
我们所讨论的艺术传统,是在这个前提下展开的。不论考虑艺术的创作还是从事艺术的研究,甚至商讨艺术的发展,都应该重视艺术传统的梳理和积极的借鉴。特别是我们中国和中华民族,艺术的传统有近万年的历史,一半是原始社会的自发发展,一半是文明社会的自觉发展,不仅完整,而且构成了自己的体系。这在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都是不多见的。我们今天的人,不但要珍惜它,而且要很好地利用它、弘扬它,使它健康地流传下去。我相信,在现代社会中,它应该有助于我们前进,不会成为现代生活的绊脚石。
为什么说传统是民族文化赖以发展的动力呢?打个比方说就是跑步的“接力赛”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个群体性的文化,尤其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民族,如果没有文化的长期积累和“接力”,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。中国文化中有一个“传薪”的词,庄子说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[2]所谓“览于心乃止水之常静,烛于物靡传薪之无绝。”(唐代李子卿《水萤赋》)。师徒相传是如此,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如此。
从艺术的角度看,艺术强调传承和流派,否则便是无根之木。而艺术的借鉴又是开阔眼界、增长能力的必经之路。
所谓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和“寻师访友”,都是为了使艺术有所进步。刘勰《文心雕龙》曰:“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”(“知音”篇)。《意林》引《新论》曰:“扬子云攻于赋,王君大习兵器。子欲从二子学。子云曰:‘能读千赋则善赋。’君大曰:‘能观千剑则晓剑。’”这是学艺的路,也是传统的路。传统渗入其中,很自然地流传下去。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中,这种动力是感觉不出来的。就像营养之于体力,说不出是哪一点在起作用。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与提高,总是渐进的和逐渐积累的。从文化的角度看,我们民族文化的上升,譬如盖楼,必须从底层造起,一层一层地加高,怎么可能有只要高层而不要下层呢?那种不要传统而空想提高的思想是不实际的。
没有传统延续和积累的文化是缺少动力的。即使一代人很聪明,拼命地苦干,其成果和经验也是有限的,以往的传统手工艺人师徒传授,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和“绝招”之类,密不外传(有所谓“传子不传女”的说法),固然有其历史的原因,但其结果是使技艺得不到发展和提高,以致人亡艺绝,或在原水井上循环和徘徊。民间寓言中有一个“猴子栽树”的故事,说的是猴子爱吃桃,便决心自己种树。于是挖土、栽苗、浇水,忙得不亦乐乎。第二天去看树苗还是那么小,根本没有结桃子。于是将树苗拔掉,重栽。过一天再去看,仍然没有结桃子。于是又拔掉,又重新栽。就这样,种了拔,拔了栽;直到现在猴子也没种活一棵树,始终没有结出桃子来。如果我们人类不学会总结经验,不在传统的积累中提高,也就谈不到历史,恐怕还在重复着茹毛饮血,还住在不见阳光的山洞里。
张道一教授出版的著作
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传统
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,且不说漫长的原始时代,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,所创造的文化已经很高,如灿烂的彩陶,精美的玉器,其造型之美,工艺之巧,甚至令现代人为之叹服。在有了文字和出现了城市之后,即所谓进入了“文明期”,一代一代的劳动和创造,艺术越来越多样和丰富。古代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,造就了我们古代的文明。
不仅在艺术方面,其他如哲学和科学技术在人类的文化史上也是处于前列。英国人李约瑟(Dr. )用了毕生精力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。他以充分的论据证明了中国人“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,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“希腊奇迹”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,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,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”。他认为中国人有“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始精神、突出的技术成就和善于思考的洞察力。”[3]
在人文科学方面,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的农耕社会延续长而完整,有“文化的早熟”性(见《梁漱溟学术精华录》,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),由此可见,中国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,而是在整个文化发展之总背景下的有机组成部分。它所以自成体系,也是与此相关。现在有些人喜欢拿西方的观念来套自己、匡正自己,往往便得出否定自己的结论,这是一种肤浅的、缺乏知识的表现。“比较文化学”或“比较艺术学”的兴起,是一个好现象,它的科学性应建立在“可比性”的基础上。主要的不是比长短、比好坏,而是找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。
中国传统艺术也同中国的医学一样,比之西方艺术和医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,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,采用的方法,直到它的结果和归宿,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。不论艺术中的美术(包括:绘画、雕塑、建筑和工艺)、音乐、舞蹈、戏曲等(西方人把文学特别是诗也归入艺术,即“语言艺术”;中国则习惯将文学和艺术并列),其构思的特点、结体的方法、技巧的运用以至最后的格局,都表现出自身的优异。
譬如中国的戏曲出现较晚,比之西方至少要晚一千年到一千五百年。但是它一出现便是艺术的大综合,发展到明清时期,几乎将音乐吃掉。而三百多种的地方戏争芳斗艳,形成了“国剧”式的京剧。不论唱、念、做、打,还是各种“程式”、脸谱、行头和表演上的虚拟动作,都超越了生活的实在和时空观念,因此,也就不可能出现像西方那样的“三一律”(事实上,西方的现代戏剧也已突破了这种限定)。
中国画分三科(人物、山水、花鸟),是从艺术表现现实在内容上的三足鼎立。一个是表现社会,一个是表现自然,一个是表现动植物,三者构成了大千世界的全部。而人们的欣赏不会是同时进行的,因而这种分类(分工)是科学的、合理的。中国的艺术家不论画什么和表现什么,总是同人自身联系起来。山水画绝不是一般的风景画,而是要画出“胸中逸气”;花鸟画画竹画花,也绝非植物学的目的,画竹是表现人的虚怀若谷和清风亮节,画荷花是表现“出污泥而不染”。这种寓意性的构想,通过象征、谐音和表号的手法,渗透于各种艺术形式。有许多这样的寓意题材,对于中国人可说是妇孺皆知,但对于不具备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来说,简直无法理解。譬如说画一只猫与飞舞的蝴蝶相戏耍,用“猫蝶图”谐音“耄耋图”,是表示祝老人长寿的。画鹤与鹿在椿树下相聚,寓意“六合同春”。这种“绕弯子”的艺术,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特点,民间叫“有说头”、“讨口彩”;讲得文雅一点是含蓄、用典、比兴、譬喻。传统艺术强调意境,印度诗哲泰戈尔说:“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?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,爱护备至,却又不致陷于现实得不近情理!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。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,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。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。因为只有上帝知道这种秘密。我实妒忌他们有此天赋,并愿我们的同胞亦能共享此秘密。”[4]中国人所掌握的这种秘密,也可能只有东方人感觉到。
张道一教授出版的著作
当我们谈论中国的艺术传统时,可能会有好心的人们如数家珍似地举出国画、京剧(国剧)、二胡、琵琶、古筝以及各种工艺等等,这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。不过我所指的传统还要大。也就是说,自从进入到“文明期”,中国的艺术传统就分成了不同的渠道,到了汉唐时期,至少有四个渠道分流,这就是:
一、以宫廷贵族为对象的宫廷艺术;
二、以文人士大夫为对象的文人艺术;
三、以佛教和道教等为对象的宗教艺术;
四、以农民和牧民等为对象的民间艺术。
以上四种艺术传统的渠道,也可说是四个不同的层次或方面。他们的产生有先有后,但在同一个时代则是并行发展的,在四者的关系上当然也是互为影响。一般的说,前三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提升,而形成之后又反转过来影响于后者。现在的问题是,封建社会和农耕时代已经不存在,两千多年前的月亮虽然依旧很明,但是它所照的九州却是大变样了。艺术的规律告诉我们,艺术的形式一旦出现,并不因为创造它们的人的消失而消失。也就是说,宫廷和贵族没有了,但是宫廷艺术的风格和风貌依然存在;封建士大夫没有了,但是文人艺术的风格和风貌依然存在。说到底,现代人的欣赏趣味提高了,兴趣的范围也开阔了。艺术的欣赏与鉴赏,本来有高有低,有大有小,为此我使用了一个“文化圈”的词。传统的艺术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圈子。
春秋战国时的“下里巴人”和“阳春白雪”,是两个不同的乐曲。歌者在郢都(今湖北江陵)演唱时,先唱“下里巴人”,属和者有数千人;继唱“阳春白雪”,和者不过数十人。很明显,其听众就分属于两个差异很大的“文化圈”。这说明即使同是一个民族的成员,固然有共同的文化背景,可是人们的文化程度、艺术修养、社会经历以及兴趣、爱好等不同,必然表现出差异,有的会显得距离很大。现在所谓“高雅艺术”、“精致艺术”者,是同“大众艺术”、“通俗艺术”相对称的,严格地说,这种分别并不是太确切。事物都是相对的,而不是绝对的,在同一个“文化圈”内的艺术,都有高下之分,也都有通俗与否的问题。至于在“文化圈”之间,只能说是不同的文化层次。譬如说欣赏一幅名家的书法,书体是“狂草”,其笔画如飞龙在天,气势磅礴;如舞人身姿,婀娜秀美。但是对于一个既不识字又不具备较高审美素养的人来说,可能视为“鬼画符”。这就是艺术和艺术欣赏的距离,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欣赏一种艺术,也不可能让一种艺术适应所有的人。
传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。传统既然是过去人的创造和经验,也就带着过去人的习惯和毛病、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戴上了有色眼镜,不论看什么都有高低之分和贵贱之分。世俗的强分尊卑至今还困扰着人们,不少人对民间艺术仍视为“不登大雅之堂”,这是很不公正的,并且严重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。
我们应该全面地对待民族文化的传统,包括传统艺术在内,继承乃至发扬光大。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,应该强调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:一个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,一个是直接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实际生活。而偏偏是这两者,长期以来被轻视,被忽略了。现在和未来应该给它一个合理的位置。
注释:
[1]《资治通鉴》唐太宗贞观十七年。
[2]《庄子》“养生主”篇。
[3]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第一卷第一分册,第3、43页,科学出版社,1975。
[4]转引自宗白华《艺境》,第170页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87。原载《装饰》1998年第5期